推普连通科普路,同心共筑民族情——安徽理工大学“推普实践团”走进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
7月22日至24日,安徽理工大学“智言同心·声润牌坊”推普实践团深入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以“推普连通科普路,同心共筑民族情”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普通话与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推普筑基,连通学企民情
7月22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队员为40余名准大学生宣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运用软件测试普通话水平,为其夯实语言基础。在长三角大型青椒生产基地里,队员们实地调研杭椒的种植环境,与基地负责人介绍普通话沟通技巧。在民族蹴球馆内,队员们对满族回族学员进行普通话测试与问卷调查,同时与他们进行蹴球比赛和玩绕口令等趣味游戏,进一步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对蹴球学员开展推普宣讲
红色铸魂,连接历史民心
7月23日,实践团追寻红色足迹,赴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馆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学习地方党史。交谈中,讲解员强调:“普通话是拉近观众、传递党史、增强红色文化感染力的关键纽带。”实践团走街串巷,向居民宣讲普通话知识,邀请满族、回族居民填写问卷。在社区人员带领下,队员们走进三位满族孤寡老人家中慰问,向其中一位60年党龄的老党员表示崇高敬意,以普通话传递关怀。

慰问孤寡满族老人
AI添彩,点亮童心梦想
7月24日,实践团聚焦当地各族儿童,与15名小朋友共赴一场“语言+科技”之约。志愿者通过趣味问答、挑战绕口令、绘画比赛等形式生动阐释普通话的重要性。在科普环节中,队员演示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交互设备和智能车,让孩子们在现场互动体验中感受人工智能的奇妙,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小朋友操控智能车(摄影:徐涛)
推普实践团的此次实践活动,不仅精准调研了当地语言生态,还借普通话促进了多民族融合,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语言自信与科学梦想的种子,为牌坊乡的振兴画卷添加青春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