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昌平-延寿越野挑战赛盛大开幕

昌盛平安,延年益寿。4月14日,2024北京昌平·延寿越野挑战赛开赛。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选手们,以及远道而来的阿根廷、阿鲁巴、白俄罗斯、比利时、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外籍越野爱好者,共计7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体验这场激情四溢的越野竞速盛宴。此次赛事的举办,不仅标志着昌平区在打造越野跑运动赛事IP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更是对昌平文体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为区域文体旅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团市委书记郑晓博、昌平区委宣传部冯志明、昌平区副区长马春秀、延寿镇党委书记罗立华、昌平区妇联主席 颜梅、团区委书记徐宁汉、文旅集团董事长梁晓军、区体育局副局长张宝利、落基集团董事长,落基体育创始人张伟先生强出席了本次赛事起跑仪式并共同为比赛鸣枪发令。

赛事盛大开幕 越野爱好者齐聚延寿

上午8点,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声响起,挑战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选手们,以及远道而来的阿根廷、阿鲁巴、白俄罗斯、比利时、德国等多个国家的外籍越野爱好者,共计7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体验这场激情四溢的越野竞速盛宴。

赛事设置了5公里、20公里和42公里三个组别,为不同水平的选手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极限的舞台。赛道两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为选手们提供了绝佳的越野环境。他们或疾驰而过,或稳步前行,挥洒汗水,挑战自我,在青山绿水间穿梭,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各组别的前三名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凭借出色的表现和稳定的发挥,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杨勇(成绩:04:11:10)、王桓(成绩:04:26:30)、蒋宗晏(成绩:04:47:35)分获42公里组男子前三名,苏美玲(成绩:05:40:30)、张秋红(成绩:05:52:05)、白杰(成绩:05:54:57)分获42公里组女子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42、20公里组别以国际化积分赛事为标准,申请了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的相关赛事认证,这不仅提升了赛事的专业性和国际化水平,更为选手们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宝贵机会,展现了昌平区越野跑运动的雄厚实力,也进一步推动了昌平区乃至全国越野跑运动的发展。

匠心赛道绘春色 越野与春花完美融合

本次延寿越野挑战赛项目匠心独运,路线设计精妙绝伦。42公里组别的赛道从风景如画的海字桥出发,一路途经海字村、汽车营地、银山塔林等多处名胜景点。而20公里和5公里组别的赛道设计同样精彩,既适合经验丰富的选手挑战自我,也适合广大市民和体育爱好者参与体验。

其中,海字桥作为赛事的起点、终点与主会场,坐落于四山环绕的海字村,巍峨的古松与潺潺山泉共同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出发画卷。银山塔林,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最为集中的密檐式塔群,古朴而神秘。桃花与古塔交相辉映,选手们在奔跑中既能领略到春天的盎然生机,又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底蕴。

此外,为确保选手们在比赛过程中得到及时、充足的补给,赛事组委会在赛道沿线精心设置了多个补给站。湖门村,作为赛事补给点之一,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这个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和“首都文明村”殊荣的村落,以其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选手们提供了独特的补给体验,让运动与乡村的宁静和谐相融。

沙岭新村与分水岭村,同样魅力非凡,沙岭新村以其蜿蜒的赛道和美丽的花海吸引着选手们的目光,而分水岭村则以青峦叠嶂和盛开的桃花为选手们提供了一个宛如画卷般的越野环境。此外,延寿寺也作为补给点之一,以宁静祥和的氛围为选手们提供心灵的慰藉。选手们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也能在延寿寺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赛事集聚效应显著 打造独特赏春行

延寿越野挑战赛不仅为选手们带来了精彩的比赛体验,更通过释放赛事的集聚效应,为延寿镇注入了新的活力。赛事充分利用赛道沿线的优势资源,精心绘制了骑行打卡路线以及银山徒步穿越大小环线,同时制作出“骑、跑、徒步游吃喝玩乐”一条龙赏春攻略。选手们和观众们在参与比赛的同时,还能深度体验延寿镇的特色文化,品味沿线特色咖啡、感受民宿的温馨、漫步于木栈道之上、畅游景区、品尝美食、欣赏艺术、探访工坊,尽情享受越野与游玩相融合的独特赏春行。

除了激烈的比赛,现场还精心设置了多个宣传展位和互动区域,为选手和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体育产品宣传展位上,各类运动装备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的目光。他们纷纷驻足观看,试穿体验,感受最新科技在运动领域的应用。农产品宣传展位则展示了昌平本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其中,延寿栗蘑作为昌平区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备受赞誉。展台上,新鲜的延寿栗蘑摆放得整整齐齐,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吸引了众多食客驻足品尝。而昌平苹果、草莓更是名声在外,其红润的色泽、甜美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观众们品尝着这些美味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感受到了昌平乡村的淳朴与美好。

而文创展位同样精彩纷呈,这里汇聚了各种创意手工艺品和文化产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汇聚了以明十三陵历史遗迹、大运河文化、“燕平八景”等IP为创作灵感的衍生品,种类繁多,设计独特,让人目不暇接。以明十三陵为题材的文创产品,将庄重肃穆的皇家陵园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精致的冰箱贴、别致的帆布袋,都巧妙地将十三陵的雄伟与神秘融入其中,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沉。“燕平八景”作为昌平地区的自然与文化瑰宝,它的美景在文创产品中也得到了完美的再现。无论是钥匙扣上的微缩景观,还是杯垫上的水墨画卷,都让人在细微之处领略到“燕平八景”的绝美与神韵。

休闲区的设置则更为人性化,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来自各地的特色美食,感受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同时,休闲区还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环境,让观众在欣赏比赛之余,也能享受到愉悦的休闲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展示区域成为现场一大亮点。来自昌平区的企业代表,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精心的展位布置和独特的展示方式,充分展示了企业的创新实力和产品特色,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合作机会。

此外,现场的音乐盛宴同样不容错过,7支乐队轮番上阵,为观众们带来音乐演出。这场音乐与运动的完美结合,不仅让现场氛围更加热烈,也为整个活动增添了更多亮点与色彩。

赛事展现地域特色 提升城市影响力

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延寿镇的地域特色,还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延寿镇,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四季宜游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而赛事的举办,更是将延寿镇的魅力推向了新的高度。

近年来,延寿镇积极盘活旅游、生态和房宅资源,深耕“民宿+”的理念,通过引入康养、自行车、越野等消费业态,推动“民宿+餐饮服务”“民宿+体育运动”“民宿+农业体验”“民宿+康养疗愈”“民宿+文创开发”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构建起了生态、农林业与乡村文化有机融合的产业结构。其中,“银山宿集”民宿、“山寺空间”咖啡、“严方院宿集”以及“黑山烤房”烤肉等项目的推出,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高品质的旅游体验。

为深入做好“绿水青山”的发展文章,延寿镇编制了《镇域旅游统筹规划》,全面梳理文旅资源,规划设计骑游线、自驾线、徒步线等融合线路。依托湖门-沙岭民宿、大黑山-延寿寺景区和“全域景观长廊、百里生态步道”体系,逐步实施服务设施提升、景观节点打造、文化特色赋能,以点带面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未来,延寿镇将继续围绕发展路线,深耕“民宿+”理念,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生态康养小镇”。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 探索文体融合新路径

此次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也是昌平文体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延寿越野挑战赛的举办,昌平区成功地将绿意生态与历史文明相结合,充分展现了昌平延寿镇地域资源文化特色。同时,结合越野跑、文化旅游、特色美食等元素,打造出了“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休闲”的发展融合体,向世界多维度呈现了城市的魅力。这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各界人士关注昌平、走进昌平、投资昌平,也为当地旅游和农业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昌平区对文体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在体育领域,昌平区积极引进国际赛事,不仅提升了地区的国际知名度,也为市民带来了世界级的体育盛宴。其中,昌平区提出的打造“北京骑行第一区”的战略构想尤为引人注目。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昌平区已经成为骑行运动的理想之地。通过引入“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等世界级的赛事,以及建设骑行绿道、自行车专用路等基础设施,昌平区已经奠定了骑行运动的坚实基础。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体事业的发展,昌平区还适时推出了覆盖全域的“一核四带”规划。这一规划旨在通过整合全域文旅资源,打造一个以骑行为龙头的全价值链运动服务产业,形成增量产业和存量产业的叠加与双向赋能,驱动昌平全域旅游发展和全域城市焕新。为了完善骑行运动的配套设施,昌平区还将规划建设333个骑行驿站,进一步健全骑行道网络,提升骑行运动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在文化领域,昌平区同样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活动的举办,为市民带来更多精神享受和文化熏陶的同时,也为昌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昌平区积极挖掘文化价值,打造文化品牌。通过修缮文物、建设博物馆,焕发文化遗产新活力。同时,深入贯彻“大众化、科技化、时尚化、国际化”发展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昌平的历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在塑造文化IP和打造文化地标方面,昌平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玉光寺、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等地标性建筑不仅提升了城市文化品质,也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全区200余家实体书店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选择。

昌平区还致力于做强文化产业,促进文旅发展。为了让游客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昌平风光,昌平区创新推出了“空中航线”项目。通过空中航线,游客不仅能够欣赏到昌平的自然风光,还能领略到历史遗迹的厚重与文化的深沉。昌平区还将推动遗址遗迹展示开放,规划明文化主题旅游线路,提升景区关联性,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景观格局。

接下来,昌平区将积极探索和实践文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体育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举办文体结合的活动和项目,打造具有创意和特色的文体产品,促进体育和文化产业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