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强大的自我,都曾经历过破碎。红色七月将至,由朱一龙、童瑶主演的《叛逆者》安徽卫视今晚19:36开播。
《叛逆者》并不是常规的谍战剧,它新得令人惊喜。比起谍战剧里一向分外看重的对国共斗争高度戏剧化的渲染,多层悬念设置,感官上的强刺激等,它的紧张感没有那么表面,更富有深意和后味。这一点从它故事开端就能明白。
1936年,复兴社干部特训班学员林楠笙(朱一龙 饰)因出色的观察能力和情报学成绩,被复兴社特务处上海区站长陈默群(王阳 饰)带往上海,负责一项查出潜伏在上海区内部的地下党“邮差”的特殊任务。
这个始发点的好处在于,未知的空间比已知的大很多。
林楠笙就如同一泉清水,报国意志坚定所以投笔从戎,而前期迷惘于报国之法,那究竟会如何历经磨砺,其间的磨砺又会如何灵活设置,且还与人物成长紧密勾连一起,让他坚定正确的信念和选择,处处都是看头。好在不仅林楠笙的心路刻画精细,两方党派的描写也并非刻板,没有刻意让其中一方处于明显劣势,或者为反派强行降智,要的就是势均力敌的惊险和好看。而且每一个人物的抉择都彰显出了其一以贯之的信仰和理念,正邪善恶等多种人性面被一一剖露尽显。
《叛逆者》是一部群像剧,除了主角林楠笙外,一众配角也都塑造得非常丰满,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智商在线,个性鲜明,服化道贴合人物,情节发展符合人物性格处境,很多小细节做的很好,画面光线审美在线,而且符合当时环境,可圈可点的地方非常多。
这部剧涉及了成长、忠诚、选择、信仰、归属感等主题,但导演还是很好的拎出了重点,一切都围绕着林楠笙的成长展开。
早期的林楠笙从初出茅庐的小白特工,青涩、紧张、敏感小心,一路经历信仰的破碎和重建,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干练的特工。无论是前期的青涩懵懂还是中期的热血直爽,到后期的圆滑老练,从坚定到质疑再到信仰破碎,曾经敬重的恩师叛变投敌,爱人生死未卜,党国军队节节败退,信心瓦解迷茫,进入低潮期,在《论持久战》的洗礼下,最终自我觉醒。那种经历过低潮期然后又重燃希望的光芒非常动人。
这部剧有师生关系,有爱情、友情,也有和组织的关系。林楠笙有三位老师,陈默群、“邮差”顾慎言和“渔夫”纪中原。陈默群是带他从军校来上海的人,剧中曾有几句话交代过林楠笙父亲早逝,是坚韧的母亲抚养长大的。所以林楠笙的生命中是缺少父爱的,而初到上海刚刚成为特工的他对这个新世界必定是茫然不安的,除了是上司是老师和贵人,陈默群在某种意义上还承担着精神上的父亲的角色。最初的时候对林楠笙来说,陈默群是可以用生命来保护的人。所以可以想象当他得知陈默群投敌叛变成为汉奸时,他内心受到的撞击有多么的剧烈。
情感和信仰全面崩塌了,在那个时候也是林楠笙剧中第一个极其低落迷茫的时候,也是在那个时候顾慎言指引了他:“你的信仰,不应该依附于任何一个人,在我看来信仰就是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战斗中得到检验,最终方能达到坚定”。这段台词非常棒,在整部剧中有许多这样孤独、悲怆、苍劲有力而饱含美学情调的台词。这也是林楠笙开始第一次重新审视自己和信仰的关系:自己真心相信的是什么?在充满挑战的现实环境中,自己能做到的是什么?
这段经历对林楠笙非常重要,所以当他面对自己的爱人朱怡贞无数次的分离和无数思念的瞬间里,他都没有因为个人情感而做出叛逆的决定,没有让私人情感模糊自己在工作中信仰的选择。而是不断的做自己能做到的全力以赴的去工作,直到他真的在国民党内部看不到任何希望才义无反顾的决定加入共产党。
这是一个非常有独立判断且对自己负责的选择,很多人往往做不到像林楠笙这样清晰和坚定,不把情感和个人事业的选择纠缠在一起,为了让某个对自己重要的人,比如父母、伴侣高兴而去选择一份工作或离开一份工作。但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这段关系的不负责任,因为自己的逃避而把属于自己的责任转嫁到关系上,最终这段关系会承担太多本不该它承担的东西而变得非常沉重,难以前行。
在严酷的大环境下,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人性的温度,他们爱这个国家,爱这个世界,更爱自己的同胞。正是这种爱,让林楠笙看到了他们彼此深厚的信任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联接,知道他们是可以让他放心把后背交出去的朋友和伙伴。
人永远会被精神强大的人所吸引。这也是共产党从一无所有,到星火发展为燎原之势的力量。经历了许多事的林楠笙在这个阶段也更为成熟,他对忠义有了新的认识:所谓忠义,不是要对某个人,某个党派忠义,而是要对更大的事物、更广阔的对象,对自己内心信仰的忠义。这份坚定让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身份完成了彻底的转换,意味着他在心理上同样实现了质的成长。从此他不再因为选择而彷徨,主动选择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作为一名间谍,和所有革命者一样,以自己能提供的最大价值去践行实现自己的信仰。
6月19日起,每晚19:36锁定安徽卫视黄金档,与《叛逆者》林楠笙在信仰之路上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