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智先锋团队创新驱动智能巡检技术,赋能安徽交通运维新高度

2025年4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发布了一项针对交通的命题。“滁智先锋”团队作为参赛队伍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投入到项目中。在“交通强国”战略与“数字中国”建设的交汇期,安徽省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突破1500公里,对智能化运维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滁智先锋”团队紧扣这一产业痛点,依托学科优势与地方资源,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数智化巡检系统,为安徽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领域提供了“从人工到智能”的运维解决方案,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典型范例。

2023年初,随着《“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发布,学院迅速组建跨学科团队,联合合肥轨道交通集团、安徽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等12家本地企业,针对传统巡检中“效率低、漏检率高、故障响应慢”等问题展开技术攻关。6月,团队核心成员赴合肥轨道交通研究院开展命题对接,与行业专家围绕“复杂场景下设备状态实时感知”“巡检流程数字化重构”等关键问题展开研讨,确立了“AR终端+数字孪生平台+智能算法”的技术路线。“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仅合肥地铁每年因人工巡检漏检导致的设备故障占比达18%,必须用智能化手段突破瓶颈。”团队负责人回忆道。

图 1 滁智先锋团队在轨道交通研究院开展深度调研

在技术攻坚阶段,团队经历了多次头脑风暴与方案迭代。硬件组聚焦轻量化AR终端研发,克服了地铁隧道内电磁干扰强、光照条件复杂等难题,成功推出H4000型AR智能眼镜——该设备集成4800万像素变焦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模块,支持 “可见即可说” 语音交互,续航达6小时。软件组则深耕数字孪生技术,耗时8个月完成合肥地铁1-5号线2000 +设备的三维建模,实现设备状态实时同步延迟小于20ms,为运维人员打造了“云端镜像”管理系统。“我们在合肥南站建立了首个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孪生实验室,连设备螺丝的松动位移都能精准捕捉。”团队技术骨干白同学介绍。

2024年3月,团队迎来关键节点——智能巡检系统方案评审会。来自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车集团的专家高度评价:“该方案在AR终端轻量化设计、多源数据融合算法等方面具有显著创新性,尤其在地铁复杂环境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评审通过后,团队迅速进入产品研制阶段,在合肥地铁3号线开展试点应用。巡检人员佩戴AR眼镜后,单站巡检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20分钟,漏检率从15%降至3.7%,并成功预警多起接触网导线磨损、变压器过热等隐患,保障了地铁安全高效运行。

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芜湖有轨电车露天场景测试中,极端高温与低温导致传感器数据异常,团队连续3个月驻点调试,通过优化热成像模组散热结构、增加抗低温涂层,最终实现- 40℃至60℃环境下的稳定工作。“那段时间,团队成员每天在铁轨旁记录数据,皮肤被晒脱了皮,但看到设备在雪天正常运行时,一切都值了。”自动化专业学生白同学说。

凭借技术突破,团队成果迅速转化落地。孵化的“安徽慧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合肥地铁、芜湖轨道等签745万元意向订单,产品覆盖全省80%的轨道交通运维场景。在通用航空领域,团队为安徽通用航空产业园开发的发动机智能检测设备,可在3分钟内完成12类故障检测,检测效率提升3倍,已进入黄山屯溪国际机场试用阶段。截至2025年5月,团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1项,其中“基于数字孪生的地铁车门远程监测系统”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优先审查,相关技术入选安徽省“新基建”推荐产品目录。

图 2 滁智先锋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在实验中心研讨智能巡检虚拟仿真

作为安徽省首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滁州学院将项目打造成“产学研用”育人平台。团队现有成员42人,90%为本科生,在研发中承担硬件设计、算法优化、现场测试等任务。2024年,团队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金奖,相关成果反哺教学,建成“智能巡检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年接纳全省高校实训学生 5000 人次。“我们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更要为安徽培养‘AI + 运维’的复合型人才。”教授表示,团队正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建 “智慧运维产业学院”,预计每年输送200名专业人才。

展望未来,滁州学院 “滁智先锋” 团队正加速推进技术迭代:针对高铁巡检需求,开发5G +北斗定位的便携式巡检仪,计划2025年在合福高铁安徽段试点;升级数字孪生平台,引入数字线程技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我们的目标是让‘安徽智造’的智能巡检设备覆盖全国30%的轨道交通市场,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团队负责人说。

图 3 滁智先锋团队在实验中心全力推进项目研发

从合肥地铁的地下隧道到芜湖有轨电车的露天轨道,滁州学院团队用创新实践诠释着高校服务地方的担当。在 “十四五” 收官之年,他们正以科技赋能安徽智慧交通,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强劲的滁州力量,让智能巡检技术成为江淮大地上的一张亮丽科技名片。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