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莘火乡传”实践团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安徽财经大学”莘火乡传”实践团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背景下,数字技术成为驱动乡村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为进一步把握数字经济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影响,7月10日至7月22日,安徽财经大学“莘火乡传”实践团队奔赴蚌埠市怀远县、李楼乡、燕山乡等地,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座谈、理论宣讲、等方式展开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挖掘乡村振兴的数字密码。

精准把握乡村数字化需求是关键起点。实践团队分成三个小队分别前往蚌埠市怀远县、李楼乡、燕山乡等地的田间地头与农户院落,在当地村委会的帮助下,展开贯穿全程的村民问卷调查。此外,为全面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以及数字化服务在基层政务工作中的应用现况,团队前往怀远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怀远县数字资源管理局参加实地座谈交流。通过部门工作人员的讲解,实践团对怀远县部分乡镇地区农业生产信息有了初步的把握,并系统学习了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后续实践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躬耕田野:于劳动中触摸科技兴农的脉动

七月的皖北,正是丰收农忙时。在长淮卫镇、燕山乡、李楼乡等地队员们挽起裤脚穿梭于果园中,帮助农户搬框、剪枝、套袋,手掌磨出的水泡勾勒出数字化农业应用的价值所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亲身体验传感器精准调控水肥的魅力,“一手泥土一手科技”让学子们真切感受到科技并非遥不可及的冰冷符号,而是握在手中、能改变田间地头生产力的温暖力量。

在连栋温室中,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程操控天窗开闭、风机启停与水帘降温,在极端天气下实现温室的自动调节。在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站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队员们协助完成了20余批次农产品的抽样、预处理与快速检测工作,详细记录了样本来源、检测项目及结果等信息。队员王同学表示:“亲手操作农残快速检测仪,并将一道道数据录入系统,让我直观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如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如何让传统农活有了更可靠的质量标准和追溯依据。”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团队亮出了“专业组合拳”。学子们联同农业专家调研葡萄病虫害,帮种植户梳理出“低成本防治方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同学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基地,结合专业所学,优化用户界面,帮助果农们在互联网上第一时间抓住顾客眼球;“带货主播”小分队在直播间里,一边忙着“上链接”,一边帮着分拣装箱,短短用2小时让葡萄架上的葡萄全国1000多个家庭。数字化营销成为青年学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农具”。

青春答卷:于泥土芬芳中实现蜕变与传承

“那个小方块真的能‘告诉’水管什么时候放水吗?”时间收官之日,实践团联合龙河社区团支部,在龙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策划并举办了“童趣探农,数字助农”主题志愿科普活动,旨在为社区儿童播下认识现代农业、热爱农业科技的种子。通过动画演示、故事分享、典籍阅读等形式实践团实现由“体验者”到“传播者”的角色转变。科普活动不仅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节约粮食的意识和科技创新的种子,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数字兴农的理念传递到更广泛的社区家庭。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以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揭开了“智慧农业”的神秘面纱,展示了无人机播种、智能温室、数字农场等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农业图景。在社区图书阅览室,队员们化身“科技助农小老师”,结合图书绘本,耐心为孩子们讲解

科技如何改变传统农耕、助力粮食增产、守护食品安全,并悉心解答孩子们充满童真的疑问。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心目中的智慧农场,埋下知农爱农的种子。

社区团支部的张书记旁听后表示:“现今,孩子们缺乏走进田野,躬身实践的机会,这种把前沿科技变成孩子能懂的语言,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

“最鲜活的知识在田野,最厚重的成长在乡土。”这趟浸润汗水与泥土的旅程,紧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发展的时代命题。搭建了“政-企-校-村”多方联动的沟通桥梁,为探寻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之道贡献了青春智慧。未来,实践团也将持续关注乡村发展,积极转化实践成果,让青春的脚步在广袤乡野持续前行,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